首頁/ 政府信息公開 / 政策文件 / 政府文件 / 正文

                關于印發推進白水氣象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來源:白水縣政府辦 發布時間:2023-10-27 14:13

                各鎮人民政府,城關街道辦事處,縣政府有關工作部門:

                       現將《推進白水氣象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執行。

                白水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10月25日

                氣象事業是科技型、基礎性、先導性社會公益事業。為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加快推進我縣氣象高質量發展,按照《渭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推進渭南氣象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渭政辦發〔2023〕25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現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聚焦精密監測、精準預報、精細服務,不斷加強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建設,提升氣象保障服務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能力,力爭到“十四五”末,建成滿足白水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求的氣象現代化體系,白水縣氣象整體實力處于省、市第一方陣。

                二、工作目標

                到2023年底,暴雨預警信號準確率達到92.5%,氣象災害風險預警體系基本建成,山洪、地質災害等氣象風險預警產品精細到村(街道辦),氣象災害預警信息覆蓋率達到96%以上。

                到2024年,消除天氣雷達監測盲區,基本建成空天地一體、協同高效的白水氣象精密監測系統,面向自然資源、應急、水務、農業等行業的專業氣象監測能力穩步提升,專業氣象預報精準度進一步提高,公眾氣象服務滿意度穩定在97分以上。

                到2025年,綜合觀測、預報預測和氣象服務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明顯突破,現代氣象科技創新、服務、業務管理體系更加健全,監測、預報、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氣象現代化邁上新臺階,氣象保障服務白水高質量發展水平顯著提高。

                三、主要任務(一)加快提升氣象防災減災基礎能力

                1.提升精密監測能力。加強氣象、自然資源、生態環保、交通、水務、農業農村、文旅、林業等行業的氣象探測設施建設和信息共享,增強暴雨、冰雹等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能力,提高中心城市氣象保障能力,升級2套兩要素區域自動站為四要素站,2套四要素站為六要素站,在城區建設1套六要素城市氣象監測站,在堯禾鎮蘋果產區新建1套蘋果專業氣象服務和物候觀測服務站。統籌考慮高速公路、國省干線、主要橋梁、交通樞紐等重要風險點,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氣象監測能力。全縣地面監測站點水平間距小于8公里,重點區域站點平均間距達到6公里以下,其中多要素氣象觀測站網密度達到平均站間距14公里。(縣氣象局牽頭,縣發改局、財政局配合,市生態環境局白水分局、交通局、交警大隊、水務局、農業農村局、文旅局、自然資源局和城關街道辦、堯禾鎮按職責分工負責)

                2.提升精準預報能力。加強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風云衛星產品等新技術在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服務中的融合應用,提高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準確率和提前量??h氣象臺發布的預警信號空間分辨率由鎮向行政村精細。促進氣象與自然資源、生態環保、住建、交通、水務、農業農村、林業等部門深度融合,多部門聯合開展災害預報預警,提高針對行業需求的專業氣象預報能力。(縣氣象局牽頭,縣發改局、財政局配合,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白水分局、住建局、交通局、水務局、農業農村局配合,各鎮(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3.提升精細服務能力。做好省市縣一體化防災減災智慧氣象服務平臺在縣級的本地化和業務化應用。完善重大氣象災害預警信息靶向發布體系,加強與移動、電信、聯通、廣電等運營商的合作,提高面向發布對象、發布區域的精準識別能力。完善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臺,健全預警信息處置聯動機制,建立面向縣、鎮、村三級應急責任人、聯絡員、氣象信息員、網格員、災害信息員等骨干群體的直通式發布機制,實現局地突發極端天氣預警信息精準靶向發布。強化暴雨、干旱等8類氣象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成果應用,開展強對流、暴雨等重大氣象災害的定量化風險評估。(縣氣象局牽頭,縣發改局、應急管理局、工信局配合,各鎮(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健全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機制

                4.完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與應急響應機制。統籌制定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規程,建立重大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快速、精準靶向發布“綠色通道”制度。完善氣象部門直達基層責任人的高等級預警“叫應”機制。將氣象災害預警納入部門應急預案響應啟動條件。加強社區網格員、氣象信息員、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員隊伍共建共享共用,健全氣象預警信息傳播報送和應急指揮救援機制。(縣應急管理局、氣象局牽頭,自然資源局、交通局、水務局、農業農村局、工信局配合,各鎮(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5.健全協同發展機制。健全以氣象災害預警為先導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完善氣象與應急、水務、住建、自然資源等部門的常態化聯合會商機制。協同開展行業高影響天氣氣象風險監測預報預警,提升行業氣象風險防御能力。推行部門聯合執法,加強防雷安全、施放氣球安全、人工影響天氣安全監管。完善地方氣象標準體系。(縣發改局、縣應急管理局、氣象局牽頭,自然資源局、交通局、水務局、農業農村局配合,司法局、市場局、各鎮(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6.強化上下聯動機制。落實局縣合作協議中縣級重點工程配套投資,確保項目更好更快實施。(縣發改局、財政局、氣象局牽頭,各鎮(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提高氣象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水平

                7.加強城市安全氣象保障服務。健全城市氣象災害預警應急聯動機制,建立基于重大氣象災害紅色預警信號高風險區域、高敏感行業、高危人群的自動停工停業停課機制。加強城市建設氣象服務,開展城市重大工程、重要基礎設施建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提高城市基礎設施抵御各類氣象災害的能力。加強暴雨內澇研究,助力城市建設。加強城市重大活動和生命線安全運行氣象保障。以主城區易澇積水點、地下設施等場所為重點,強化城市易澇積水點降水監測能力,建設1套城市自動氣象監測站。應用城市排水防澇風險普查成果,建立內澇預警指標。(縣住建局、城市執法局、氣象局牽頭,應急管理局配合,各鎮(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8.加強農業農村氣象災害防御。圍繞我縣小麥、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和蘋果等特色農業,開展全生育期農業氣象服務,開展面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分區域、分作物、分災種的“直通式”氣象服務。做好糧食作物播種、收獲等關鍵時期氣象災害防御示范工作,提高特色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氣象保障能力。利用好省市級遙感技術服務產品在服務保障糧食安全方面的落地應用。建設土壤墑情監測站4套,人工墑情監測點5個,及時掌握了解土壤濕度和溫度情況,為灌溉、作物生長提供科學決策依據,為提高糧食產量、保障糧食安全發揮作用。(縣農業農村局、氣象局牽頭,財政局、自然資源局配合,各鎮(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9.加強水旱災害防御。建立以氣象預警信息為先導的中小河流、山洪災害氣象風險監測預報預警應急聯動機制,增強災害預警時效性和預警服務的針對性,提升流域水務設施安全運營和水資源調度氣象服務能力。開展河流湖庫和山洪災害氣象風險監測預報預警,建立動態管理的極端降雨風險隱患清單。推動衛星、雷達在汛旱情監測預警和信息發布上的應用,做好水庫泄洪、蓄水、水量調度等工作。充分發揮人工影響天氣在增雨抗旱、水源涵養等領域的氣象保障作用。(縣水務局、應急管理局、氣象局牽頭,財政局配合,各鎮(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10.加強生態環保服務保障。強化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積極申報“氣候生態好產品”等中省氣候標志品牌。加強國土空間規劃、重大工程和工業園區氣候可行性論證。開展風能、太陽能資源開發氣象條件評估,科學保護利用氣候資源。生態環保、氣象等部門聯合開展空氣污染防治技術協作和氣象服務。提高人工影響天氣固定作業點標準化率和物聯網監控覆蓋率,改造升級地面作業裝備,加強生態修復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市生態環境局白水分局、氣象局牽頭,自然資源局配合,發改局、各鎮(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11.提升重點領域氣象災害防御水平。完善行業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體系,開發分行業氣象服務系統,協作發展地質災害、道路交通安全及森林草原火災及飛播造林等氣象風險預警業務,聯合發布風險預警信息。實施“氣象+”賦能行動,推動氣象服務深度融入旅游、能源等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縣氣象局牽頭,工信局配合,發改局、自然資源局、交通局、文旅局、應急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強化支撐平臺建設

                12.完善氣象科技創新平臺。加大氣象科技攻關和高水平科技成果培育力度,鼓勵申報省級及以上科技獎勵。配合省市級氣象部門建設智慧氣象創新平臺,完善運行管理和數據、成果開放共享機制,提升區域氣象研究能力。開展CMA模式、陜西區域數值模式預報產品在白水的本地應用。(縣氣象局牽頭,各鎮(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縣政府分管領導為召集人,縣級相關部門組成的推進白水氣象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白水氣象高質量發展工作;定期督導檢查,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各鎮辦、各有關部門要健全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出臺實施方案,壓實各方責任,不斷提升氣象防災減災能力。氣象部門要牽頭定期評價縣級氣象高質量發展水平,根據評價結果,調整年度建設計劃和任務。

                (二)加強政策支持。落實氣象雙重領導管理體制和雙重計劃財務保障機制。充分用好省級專項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h級財政要加大對重點項目的配套投入,確保建設資金到位。認真落實人才政策措施,實現氣象部門人才隊伍穩定。

                (三)加快項目建設。認真執行白水氣象事業發展規劃和局縣合作共建項目建設計劃,高效推進白水縣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建設工程、縣域安全運行氣象監測工程、縣鄉村振興氣象保障工程、氣象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工程、渭北(白水)蘋果氣象災害防御基地建設工程,做好項目用地和建設手續辦理等工作。

                (四)加強人才培養。統籌氣象人才資源,將氣象科技人才納入地方人才工程選拔培養對象。實施氣象人才培育行動,推選人員入選省、市、縣級人才計劃和高校訪問學者計劃,加強高層次人才培養。加強項目帶動人才培養,安排各類人才在重大業務工程、技術攻關和急難險重任務中承擔工作任務。打造一支規模適度、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的白水氣象人才隊伍。

                (五)加強科普宣傳。將氣象防災減災、氣候變化背景下的風險防范應對納入各部門黨政領導專題培訓和黨校培訓課程。開展群眾參與度高、傳播效果好的氣象科普活動。加強對氣象災害致災風險、災害防御措施的宣傳和解讀,引導公眾正確認識、科學防范氣象災害。宣傳、教育、氣象等部門聯合加強極端天氣自救互救知識宣教和技能培訓,提高社會公眾依據氣象災害預警信息自主快速開展防災避災的意識和能力。

                附件:1. 推進白水氣象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及工作職責

                          2. 重點任務及責任分工


                附件1:

                推進白水氣象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及工作職責

                一、組成人員

                召 集 人:張 斌 縣政府副縣長

                副召集人:韓鵬搏 縣政府副科級督查專員

                張武平 縣氣象局局長

                成 員:張青鋒 縣發改局副局長

                政 敏 縣財政局副局長

                冀曉鐘 縣自然資源局不動產登記中心主任

                張智峰 縣交通局副局長

                馬麗娜 縣水務局副局長

                董雙平 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郭 青 縣應急管理局副局長

                馮建軍 縣住建局副局長

                郭金國 市生態環境局白水分局副局長

                段王文 縣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

                趙 軍 縣工信局二級主任科員

                梁會肖 縣人社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

                馮會斌 縣教育局黨組成員、人民政府副總督學

                雷 鵬 縣氣象局副局長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氣象局,辦公室主任由縣氣象局局長張武平同志兼任。

                二、主要職責

                貫徹落實中省縣關于氣象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研究推進氣象高質量發展重點工作;推動重大項目和重點任務落地實施,協調解決重大問題。

                三、工作要求

                (一)領導小組原則上每年召開一次全體會議,由召集人或副召集人主持,研究解決推進高質量發展工作中有關事項,并以會議紀要形式明確。

                (二)領導小組成員因工作變動需要調整的,由所在單位提出,并向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備,不再另行發文。

                (三)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牽頭做好領導小組各項工作,加強對領導小組決定事項跟蹤督促落實,及時向成員單位通報有關進展情況。各成員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協作配合,認真落實好領導小組部署的工作任務,指導行業部門落實有關工作措施,扎實推進氣象高質量發展工作。

                附件2:重點任務及責任分工.doc


                網絡編輯:白水縣大數據中心2
                日韩AV激情在线观看_97碰碰碰人妻无码免费看_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91福利_亚洲AV中文久久精品软件下载